碧桂园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

碧桂园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

鱼咀村临近小北江边的花海梯田已建成。

碧桂园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

鱼咀村养殖的中华黑豚不愁销路,当地一家养殖企业将以保底价回购。

碧桂园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

鱼咀村入口的褐色门楼牌坊上,“鱼咀古城”四个大字颇显古朴。

9月25日上午,烈日当空。英德市浛洸镇鱼咀村入口的褐色门楼牌坊上,“鱼咀古城”四个大字颇显古朴。门楼的底座以及村道两旁的绿化树,均以一颗颗鹅卵石围筑而成。不远处,在竹林掩映间,还能看到同样用鹅卵石建成的房屋,数台挖土机伴随着“嗡嗡”的机器轰鸣声紧张施工着……鱼咀,不仅是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也是碧桂园在英德帮扶的省定贫困村之一。

自2017年10月,碧桂园集团启动了英德市整县帮扶工作,全面推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组建该市专职扶贫队伍,主动承担英德78个省定贫困村及17405户4438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成为英德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力量。

近一年来,碧桂园结合自身优势,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创新开展“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帮扶举措,探索出一条“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4+N”扶贫模式。

扶贫先扶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今年4月,碧桂园党委将省内下属43个党支部与英德78个省定贫困村的党支部“结对”共建。通过“党建+扶贫”模式,发挥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激发贫困村党支部活力,从人和思想入手,推动村民立志立德,树立劳动致富正确观念,让党的旗帜、“红色基因”引领乡村振兴。

碧桂园制定了《村企党建结对共建工作指引》,明确党建结对共建步骤、具体要求和相关模板。碧桂园各支部还围绕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动、党建载体互通、党建促扶贫互联等方面与帮扶村签订专属党建共建协议书,结合帮扶村实际困难制定“一村一品”共建计划,并组织党员、志愿者对帮扶村开展入户调研。目前已走访调研了719户、2186人,了解建档立卡户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为下步开展针对性帮扶提供一手资料。此外,计划打造10个党建示范村以及一批用于开展党群活动、宣传教育、学习交流的党建共建活动室。目前,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党委为恒昌村党建共建活动室完成了升级改造,并捐赠办公和学习物资,顺碧物业党支部为太平村党建共建活动室完成了水电安装并投入使用,而河头村、清溪村、沙口社区、石坑村等多个村(社区)的党建共建活动室正有条不紊打造中。

“党建的引领作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碧桂园社会责任部、驻鱼咀村扶贫工作人员宋旭告诉记者,鱼咀村委共分5个片区(鱼咀片、旗龙片、文各片、华坝片、鱼产坑片),共4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98人。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7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

“鱼咀村设一个党总支部和5个村小组党支部,党员111名,但党员老龄化严重,支部生活会都难以开展,党员在群众中影响力较小。”宋旭说,自从与碧桂园集团办公室支部党建结对后,该村党组织凝聚力明显增强。在村党支部和理事会的支持配合下,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比如鱼咀街,原来常住人口仅60多人,几乎空心,今年有四五十名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陆续返乡就业、创业,村内渐渐热闹起来”,此外,鱼咀古城文旅项目、中华黑豚扶贫产业项目也顺利推进。

据碧桂园社会责任部副总监潘定国介绍,自党建结对共建后,碧桂园集团各党组织共同发力,重点围绕促村民增收、关爱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体,通过高管党员与特困户对象实施“1+1”家庭结对、医疗下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送讲座、送党课、送文艺活动、送电影等多种形式,开展了192场活动,惠及群众近2500人次,大大增强贫困户、贫困村的脱贫信心。

致力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鱼咀村地处小北江边,因地貌形如红鲤跃江张口猎物而得名。数百年前的鱼咀街曾是商贸古镇,至今,保存有完好的古城墙、古码头、古井、古树、古碑和古铺。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近年来,该村受山洪及河水上涨影响,大片耕地连年遭水浸,村民有种无收,一批又一批的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剩余老幼病残及儿童留守在家,耕地被大面积闲置,村民收入逐年下降,贫困人口持续上升。

2016年4月,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对口帮扶鱼咀村;今年初,碧桂园驻村人员也随后进驻。为尽快帮助鱼咀村脱贫,国企、民企两家帮扶单位联合,在党建共建、脱贫攻坚、产业帮扶、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其中,产业帮扶是重中之重。今年3月16日,鱼咀古城文旅项目正式启动,由浛洸镇政府、碧乡农业公司、鱼咀村委会及鱼咀街组合成立旅游合作社,共同运营项目,其中党委政府以服务入股,占股一成;村委按比例投入资金(广物集团支持100万元),占股二成;碧乡以项目前期建设入股,占股三成(项目移交后捐赠给村集体用于后期运营管护);鱼咀街以房屋及土地入股,占股四成。项目盈利后按比例分红,优先解决建档立卡户脱贫问题,实现利润再分配。

“在鱼咀古城文旅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村理事会主观能动性,成立理事会专职小组,每天至少两名理事会成员现场值班。”宋旭介绍,该项目充分尊重当地建筑文化及建筑工艺,聘请当地老一辈工匠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建设新家园。同时,结合项目实际需求,优先使用当地工人、机械及材料,实现项目“预分红”,惠及村民。截至目前,已聘请当地逾20人,直接劳务费用超过10万元,使用当地机械器材直接费用超过15万元。目前,鱼咀街的村口牌坊和花海梯田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和电网改造工程已完工,公厕开始精装修施工,规划打造的60间特色民宿已完成数套,力争今年10月底首批试营业。

除了文旅项目外,鱼咀村还开展中华黑豚养殖,强化贫困村的“造血功能”。记者在由废弃小学改造而成的中华黑豚养殖基地看到,两层楼共十余间教室内,砌有约三四十公分高的水泥池子,一群群全身皮毛乌黑发亮的动物来回游动。

“中华黑豚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酒楼食肆的高档菜肴。”宋旭告诉记者,该项目以合作社形式运营,不仅带动45户、98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入,还专门聘请2名残疾人贫困户负责日常养殖管理。“这些中华黑豚不愁销路,合作社已经跟鱼咀村华坝片一家养殖企业签订保底价回购协议,并由其派技术人员指导养殖。目前存栏1800多只,今年底可出产首批,预计户增收约1800元。”

事实上,鱼咀只是碧桂园开展产业帮扶成效明显的英德贫困村之一。在桥头镇坪山村,以“公司+专业合作社+村小组+农户”的模式,通过流转农民300亩土地,种植黑米、油菜花等农作物,融入稻田彩绘。不仅吸纳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户参与,还发展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该项目将就业、租金、分红三者相结合,保障建档立卡户的收益,直接惠及建档立卡户17户47人,间接帮扶坪山村贫困户94户244人。

在九龙镇河头村农业产业基地,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民”的模式,引入第三方公司负责其运营、管理、销售,集中流转300亩农田,按照600元/亩(每5年以200元/亩递增)的方式,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市场调研,种植黄金百香果、鹰嘴桃、台湾人参红薯等,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800万元。另外,还捐赠70万元,助力河头村1300亩“桑芽菜”基地建设与运营。

自碧桂园启动英德市帮扶工作以来,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抓手,重点打造“一村一品”,并结合凤凰优选、碧乡农业公司等资源渠道,探索英德红茶、麻竹笋、黑米等产业开发,打造农业产业基地,目前已直接惠及512户2680人。同时,碧桂园将在英德建立至少1家凤凰优选门店,既提供就业岗位又能推动该市农产品销售。

扶贫需扶智5953人获免费培训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碧桂园以农村需要、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英德市群众意愿,针对性开展各项技能免费培训,并利用自身庞大的产业链优势,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实现脱贫。截至目前,碧桂园在英德各乡镇举办各项技能培训96场,培训595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214人,共1460人实现就业。

教育扶贫也是碧桂园精准扶贫的“组合拳”之一,高度重视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根本性作用。一方面,设立集团员工爱心助学基金,计划每年向英德市捐助爱心助学金约180万元,为期3年;另一方面,与贫困学生开展结对帮扶,积极动员和鼓励贫困家庭初中优秀毕业生报考其下属的国华纪念中学、碧桂园职业学院。此外,还推广碧桂园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模式,联动金博士培训学校,精准培养4148名新时代专业人才,实现有“职”不贫。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碧桂园已对浛洸镇鱼咀村、黎溪镇恒昌村、连江口镇连樟村和九龙镇河头村等4个省定贫困村展开全面帮扶,惠及107个自然村(组),共559户、239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共268户、671人。

“当前,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的领导下,碧桂园对英德的各项扶贫举措正全面推进,扶贫成效初显。相信不久的将来,将有一批村美民富、产业兴旺的村庄陆续出现。”潘定国满怀信心道。

标签:
来源: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